撰文 | 宋文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會發生變化,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和連接數量會逐漸減少,導致腦萎縮。這可能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例如記憶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對認知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如運動、睡眠等,可以減緩這種萎縮的速度。

午睡被認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午睡,但午睡是否有利于大腦,仍存在爭議。

近日,烏拉圭共和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Sleep Health"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Is ther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daytime napping,cognitive function,and brain volume?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 the UK Biobank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經常午睡的人,與較大的總腦容量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午睡減緩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的速度,從而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UK Biobank數據庫中的378932名參與者,平均年齡為57歲,通過孟德爾隨機化,研究人員分析了午睡相關的92個遺傳變異,比較了有午睡遺傳基因和沒有遺傳基因的人,大腦的總腦容量、海馬體積、反應時間和視覺記憶等。

總的來講,57%的參與者報告從不午睡,38%的人報告偶爾午睡,5%的人報告經常午睡。

分析顯示,與沒有午睡遺傳傾向的人相比,有午睡遺傳傾向的人,與總腦容量大15.8立方厘米有關

研究人員估計,這相當于有午睡習慣的人,腦容量衰老減緩2.6-6.5年

午睡與總腦容量之間的關聯

然而,研究并沒有發現海馬體體積、反應時間和視覺處理方面的表現有何差異。

研究人員表示,結果表明,有午睡習慣,與較大的總腦容量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有助于保護大腦的健康。這是第一項試圖解開午睡習慣與大腦認知和結構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研究。

那么,午睡多長時間最有益?

2023年4月26日,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Obesity"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Lifestyle mediators of associations among siestas,obesity,and metabolic health "的研究論文。

研究顯示,最佳的午睡時長為30分鐘。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過30分鐘的人,與高BMI、代謝綜合征風險增加41%相關,特別是腰圍、空腹血糖和血壓方面。而午睡小于30分鐘的人,代謝健康風險則不存在,且在血壓方面表現得更好

2023年4月13日,西班牙韋爾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年度大會上公布了一項研究。

研究顯示,最佳午睡時長或是15-30分鐘。午睡超過30分鐘,患心律不齊的風險增加90%,接近翻倍。與午睡時間長的人相比,午睡時間少于15分鐘的人患房顫的風險降低42%,午睡15-30分鐘的人患房顫的風險降低56%。

2023年4月5日,愛爾蘭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神經病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Sleep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Acute Stroke:Results from the INTERSTROKE Interna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的研究論文。

研究發現,與不午睡相比,午睡時長超過1小時,與中風風險高1.88倍相關。與7小時睡眠相比,睡眠少于5小時,與中風風險高3.15倍相關,睡眠超過9小時,與中風風險高2.67倍相關。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sleh.2023.05.002

https://doi.org/10.1002/oby.23765

Long daytime naps might raise your odds for A-fib

文章來源網絡,由中測校準平臺總結發布,供業內讀者參考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