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等級醫院評審應知應會——保證急救、生命支持類完好率100%
Q1 急救類、生命支持類裝備是什么? Q2 各科室對急救類、生命支持類裝備待用狀態如何? 答:各科室對急救類、生命支持類裝備必需時刻保持待用狀態,完好率達100%。 Q3 使用人員在醫學裝備操作中要做到哪些? (1)熟知各醫學裝備的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 (2)設備發生故障時,采取下列措施: ①立即停止使用,并懸掛“停用”標牌; ②報修或電話報修; ③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故障時,立即啟動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應急調配流程。 Q4 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如何應急管理? 答:(1)科室安排專人每天檢查待用設備,包括附件、設備資產卡、設備狀態標識卡和操作規程是否齊全完好,開機有無報警,在完好記錄表上做記錄。如有報警馬上報修設備科,且故障設備需貼上故障標記,以免誤用。在維修記錄本上,也要填寫故障記錄。 (2)需做到專人管理、定位放置(最顯著位置),除日常保養設備,設備專管員或者巡回護士每周需對設備保養一次,做好周保養記錄,保證設備始終處在待用狀態。 (3)應加強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使用人員的操作應用培訓、熟悉掌握操作規程,保證急救工作的效率。科室設備負責人每季度組織培訓一次,查看設備使用人員的熟悉程度并做好培訓記錄。 Q5 科室醫療設備一級保養內容是什么? 答: 一級保養即日常維護保養,由使用科室負責,其內容主要包括設備表面清潔消毒、附件的完好、開機自檢、蓄電池蓄電情況等,并做好日常維護保養相關內容記錄。除顫儀每天進行自檢及充放電,做好自檢記錄保存。具體保養要求請參照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保養規程。帶時間顯示的設備要求時間誤差在1分鐘以內。 Q6 計量強檢類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如何管理? 答: 計量強檢類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包括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等設備,科室要檢查每臺設備是否有計量檢測合格標簽,標簽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內,如發現檢測日期失效,請及時聯系設備科進行處理。計量強檢類設備校準證書保存在設備科計量檔案室,如科室檢查需要,請聯系設備科復印資料。 Q7 急救類、生命支持類裝備應急調配流程是什么? 答: (1)急救設備發生故障時,白天及時通知設備科工作人員,晚上及時通知行政總值班人員,或者直接通知設備科負責人。設備科或總值班按應急設備清單第一時間先向其相鄰科室臨時調用,設備科同時聯系相關人員進行維修處理,各科室不準以任何借口推脫調用。 (2)臨床科室急救設備暫無法修復時,設備科或院總值班立即請示院領導及時啟動急救、生命支持類裝備應急預案,并及時聯系協議儲備供貨商及時送貨。 (3)設備科定期巡查急救設備,保證在用急救設備完好率達100%,各臨床醫技科室遇有節假日應提前檢修急救設備,使之處于良好備用狀態。 三甲等級醫院評審——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關注要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2年版)》及其實施細則通知 (一百六十四)建立保障醫學裝備處于完好狀態的制度規范,對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統儀器裝備要始終保持在待用狀態,建立全院應急調配機制。 為持續做好醫院評審工作,保障醫院評審標準與現行管理政策的一致性,充分發揮醫院評審標準在推動醫院加強醫療設備管理、提升醫療質量安全水平等方面的作用,設備科根據《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2版)》及其實施細則,查詢了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保養內容相關文獻資料,各臨床科室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1 呼吸機(必檢設備) 一級維護記錄:使用科室每日定期執行的《呼吸機日常使用記錄》(運行)、《呼吸機日常消毒記錄》(院感)、《呼吸機日常巡檢記錄》(日常維護)。 2.二級維護記錄:設備科工程師定期執行的《設備維修保養臺賬本》。 3.重點檢查:呼吸機報警功能,例如氣道壓力上下限報警、電源故障報警、潮氣量報警、氧濃度報警等。 4.檢查方法:檢查紙質記錄是否齊全規范。 5.實地檢查:呼吸機氣密性檢查,操作一次呼吸機自檢;電源報警檢測,拔掉電源線,檢查機器內備用電池電量。 6.訪談相關操作人員,是否熟練操作機器。 7.呼吸機外觀檢查:整機干凈整潔,主機、底座車輪以及其余組件完好無損,各按鈕開關控制正常工作,顯示屏幕清晰,各氣管連接管道連接完好,通風過濾清潔等。 2 除顫儀(必檢設備) 1.檢查除顫儀監護功能、除顫功能、除顫能量、打印走紙是否正常、電氣安全。 2.重點檢查:配件是否齊全,包括導電膠、打印紙、電源線、導聯線、電極以及電池電量,除顫儀功能完好,除顫能量在誤差范圍之內,電極板干凈無污跡。 3.檢查方法:按照規程自檢,充放電測試,檢查打印功能。 4.檢查醫務人員是否每日定期對除顫儀進行操作檢查,看記錄;檢查《急救設備巡檢保養記錄本》是否完整。 5.訪談相關操作人員,是否熟練操作機器。 3 急救車(急診必查) 1.檢查急救車啟動是否正常,車內急救設備是否配置完整,包括除顫儀、轉運呼吸機、心電圖機、電動吸引器、急救包、鏟床、氧氣瓶、氧氣袋、輪椅等。 2.一級維護記錄:《急救車設備巡檢保養記錄本》,內容應包括急診科每日對以上隨車的所有急救設備的日常巡檢記錄。 3.重點檢查:運轉呼吸機、除顫儀、電動吸引器和心電圖機的電池是否正常。 4.訪談操作人員應急預案的知曉情況與應急處理能力。 4 麻醉機 1.外觀檢查完整,系統、供氣、流量控制和壓力釋放測試、揮發罐、氣道壓力、報警功能、通氣系統和電氣安全。 2.重點檢查:管路氣密性、功能是否齊全,報警是否正常。 3.檢查方法:開機運行檢查、氣密性檢查、功能檢查、操作檢查、報警功能檢查、使用記錄檢查、錯誤日志檢查以及維護與保養記錄。 4.訪談相關操作人員,是否熟練操作機器。 5 心電監護儀(強檢設備) 1.是否有每年技術監督所強檢通過的綠色標志。 2.功能完好、導聯線以及電極附件齊全、報警功能正常、電氣安全。 3.檢查重點:袖帶是否漏氣、監護功能是否正常準確、報警完好。 4.一級維護保養記錄。 6 心電圖機(強檢設備) 1.是否有每年技術監督所強檢通過的綠色標志。 2.功能完好、導聯線以及電極附件齊全、報警功能正常、電氣安全。 3.檢查重點:監護功能是否正常準確、報警完好。 4.一級維護保養記錄。 7 電動洗胃機 檢查范圍:正負壓范圍、吸液沖液速率正常、液量控制正常、管路沒有漏水漏氣。 2.重點檢查:壓力是否可調、吸液沖液控制以及管路氣密性; 3.外觀檢查完好,保護功能正常。 4.一級維護保養記錄。 8 電動吸引器 1.負壓是否足夠、瞬時抽氣速率是否滿足、細菌過濾器是否清潔完整。 2.壓力表屬于強檢項目,每半年強檢一次,應有綠色合格標志。 9 嬰兒保暖箱 1.檢查內容:外觀與配件是否齊全、溫控是否準確、風機是否正常運轉、藍光是否正常工作、報警功能、電氣安全。 2.檢查《設備使用記錄》、《日常巡檢記錄》、《維護與維修記錄》、緊急情況處理流程。 3.重點檢查溫度設置是否與實際一致,膚溫傳感器是否正常,各類報警是否正常,光照時間計時器是否正常。 4.訪談操作人員應急預案的掌握情況。 10 注射泵/輸液泵 1.外觀完好、檢查輸液范圍、流速與精度。 2.重點檢查:精確度、報警功能以及電氣安全。 11 蓄電池充放電保養 【除顫儀】 用后充電備用,電池檢測放電時長不到90分鐘或最大能量連續除顫達不到10次的更換電池。放電檢測由科室每月完成,最大能量連續除顫檢測由醫療設備組工程師每季度完成。 【監護儀、心電圖機、微量泵、注射泵】 用電充電備用,每三個月充放電一次,不到60分鐘的更換電池。 【心外心臟按壓儀】 每個月充放電一次,不到30分鐘的更換電池(急診、ICU)。 *以上僅列舉了部分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的日常巡查與保養方法與重點檢查內容,臨床科室可以根據急救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 全力迎接三甲復評 推進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 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