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7日,艾力彼發布了2020年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根據2019~2020年中國醫院競爭力的22個排行榜,對中國醫院進行分層分類的分析以提供醫院發展的參考標桿。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秉持“用數據說話,用時間說話”的原則,以“第三只眼看醫院”,采用加權TOPSIS綜合評價法對中國醫院競爭力進行定量分析,得出醫院綜合分值排名,因其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獲得業內的普遍認可。
榜單前三強為: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頂級醫院:全國最佳綜合醫院,不含中醫醫院、專科醫院和部隊醫院。
評價指標包含五大維度:醫療技術、資源配置、醫院運營、誠信服務和學術科研。除內蒙古、青海、西藏、貴州、海南,其他省份至少有一家醫院進入頂級醫院100強榜單,其中北京、上海、廣東上榜醫院最多,頂級醫院100強呈現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情況。
競爭力要素分析結果顯示:頂級醫院100強之間,服務能力和資源配置方面差異較小,突出人才建設和學術科研方面差異相對較大,專科建設和學術科研是影響頂級醫院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榜單前三強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2020年省單醫院100強評價對象:潛在上榜頂級醫院100強的位于省會(首府)城市、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綜合醫院,含醫學院校附屬綜合醫院。不含中醫醫院、專科醫院和部隊醫院。
報告從經濟地理區域、競爭力要素分析中國省單醫院綜合競爭力情況。100強的區域分布展現明顯的地區差距:按經濟區域分析,東部最強,在數量上超過一半,中部相對較弱。按地理區域分析,七大地區中華東地區最強,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緊隨其后,華中地區相對較弱。按城市分析,北京、上海和廣州的競爭力指數居前三名,廈門和寧波不論在入圍機構數還是在競爭力指數上均優于其所在省省會城市,拉薩仍未有醫院入圍省單醫院100強。
榜單前三強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地級城市醫院:位于地級城市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各級醫學院附屬綜合醫院和區級醫院,不含專科醫院和部隊醫院。地級城市包括地級城市【不含省會(首府)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自治州、自治盟、地區。
地級城市100強醫院總體仍舊呈現階梯狀分布,三甲占比分別100%,且98%為公立醫院。從醫療地理分布來看,江蘇、廣東省保持領先優勢,且廣東省入圍機構100強醫院數連續三年增加;從競爭力情況來看,地級100強、300強均衡指數較高的省份分別是江蘇、湖北,均超過0.9,500強有12個省份均衡指數達到1,與2019年持平。(本名單只展示前100強)
榜單前三強為: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浙江省瑞安市人民醫院、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
縣級醫院:位于縣域的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不含專科醫院和部隊醫院。
縱貫分析近5年的縣級醫院發展趨勢,規模擴張仍在繼續,但增速放緩,年出院人次繼續增加,年門急診人次漸趨下降。縣級醫院前500強中三級醫院占比逐年升高,2020年縣級百強醫院中,三級醫院占比高達96%。(本名單只展示前100強)
榜單前三強為:廣東省中醫院、江蘇省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評價對象:由各級中醫藥管理局管轄的綜合性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民族醫院。不含專科醫院和部隊醫院。
從地理位置分布、競爭力要素、均衡度等方面對中醫醫院100強、300強、500強進行分析。在此次的中醫醫院分析當中,發現各地區間差距依然存在,東部地區優勢中醫資源依舊高于中西部地區。在各省份的中醫醫院中,發展較好的是江蘇省、廣東省,他們優勢中醫資源多,競爭力強。省域內的不均衡在西部地區尤為明顯,醫療資源較集中在省會城市。非公立中醫醫院發展速度較慢,社會辦中醫醫院有待開發。在信息化建設上,中醫醫院與綜合西醫醫院差距較大,中醫醫院需要繼續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與此同時,中醫醫院應當繼續加強人才建設,尤其是在西部地區,可發揮中醫和民族醫藥特色,形成特色民族中醫。(本名單只展示前100強)
榜單前三強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醫院:(一)腫瘤專科醫院。(二)第二名稱為腫瘤醫院的大專科小綜合醫院。(三)不含“腫瘤院中院”、“腫瘤分院”或“腫瘤院區”。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上升,惡性腫瘤在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構成中高居首位,(癌癥已成為我國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數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腫瘤疾病診治能力的發展密切關系著國民健康水平,是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重要一環。根據醫療技術、資源配置、醫院運營、誠信服務和學術科研5個一級指標對腫瘤醫院進行排名。
榜單前三強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兒童醫院:兒童專科醫院,含婦幼保健院、婦兒醫學中心的兒內科、兒外科、新生兒科和兒童保健科,不含綜合醫院兒科。
根據醫療技術、資源配置、醫院運營和誠信服務4個一級指標對兒童醫院進行排名。
在兒童醫院50強中,從入圍梯隊來看,各梯隊中都有華東地區的醫院,華東地區兒童醫院已形成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華北、西南、華南、華中競爭力指數和上榜機構數不相上下;東北地區上榜醫院排名整體靠后,從入圍省(區、市)來看,廣東無論在上榜數量還是在競爭力指數上都是排在首位,華南所有的上榜兒童醫院大都來自廣東,華南地區的兒童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廣東。
榜單前三強為: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產醫院:婦產專科醫院,含婦幼保健院、婦兒醫學中心的婦科、產科和生殖醫學科,不含綜合醫院婦產科。。
根據醫療技術、資源配置、醫院運營和誠信服務4個一級指標對婦產醫院進行排名。
在婦產醫院50強中,從優質資源方面看,華東地區最為豐富,整體來看東部、西部發展差距較大。從七大地區的分布看,婦產醫院的建設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整體衛生體系完善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從省(市、區)分布看、婦產醫院的建設與當地人口數量、經濟狀況、整體衛生醫療條件和交通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
榜單前三強為: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醫院在未來10年左右將迎來醫院的第三次洗牌。而第三次洗牌離不開 “云大物移智” 這五個字,即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云大物移智”的發展將使得精準醫學、“去時空”醫療、機器人護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e時代手段成為可能。(本名單只展示前100強)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