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招采團隊自2018年起,在基于大數據的前提下,對國內醫療器械品牌銷售數量及銷售金額等數據進行匯總、排名。據醫招采公布,數據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16類醫療機構3262家單位;品牌廠商23家;采購數量總計4104臺/套。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CT產品市場占有率前十名,在這一產品線的進展如何。
數據來源:醫招采
1 CT
GE醫療以23.79%的市場占有率蟬聯榜首。GE醫療的新銳產品總能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2019年首次于國內發布的深度神經網絡學習重建算法的CT系統APEX CT。而2020年,GE醫療推出的全身1024高清成像CT Revolution Ace,也被各大媒體評為展會必看CT產品。
Revolution Ace CT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在生成數據源頭通過移植GE醫療后超高端CT的硬件平臺和1024 x 1024分辨率的百萬級成像技術,可實現全身高清成像,令64排CT產品進入百萬級分辨率的原始采集數據時代。Ace搭載了Revolution ASiR-V 平臺、一體化液態微焦球管、Clarity 視網膜pro探測器三大硬件平臺,確保產品性能。
2 聯影
聯影醫療以23.23的微弱差距排在榜單第二名。聯影醫療智能天眼CT在2020年疫情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通過天眼AI技術賦能CT產品,實現全智能的CT掃描流程:智能患者擺位、智能患者定位、自動優化掃描計劃,有效降低輻射劑量,助力高清、低劑量成像。

其技術亮點包括320排探測器、16cm Z軸探測器覆蓋寬度、0.25秒/圈機架轉速、640層單圈掃描層數、機架孔徑82cm。此外,天河640還配備了AI全智能導航天眼系統,可以跟蹤患者并對其身體進行基于3D深度學習的分割;通過自動檢測不同身體部位的位置,它可以更準確地定位患者。AI功能能夠執行多項任務,實現掃描時凍結冠狀動脈或心臟瓣膜運動,也有助于劑量調節和迭代重建。
西門子
西門醫療以19.9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CT產線方面,兩款用于放療的CT產品Somatom go.Sim和Somtom go.Open Pro,獲得了FDA的認證。收購瓦里安后,西門子醫療在放療相關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平臺使用患者標記激光器(patient marking lasers)和自動化質量保證(automated quality assurance)等硬件和軟件組件,來協助治療計劃的過程。85cm的孔徑調整定位配件可以提高患者舒適度。Somatom go.Open Pro使用了直接智能4D(Direct Intelligent 4D)技術,可以實時采集患者呼吸時的圖像。
飛利浦
飛利浦醫療以14.23%的市場份額排在第4位。飛利浦醫療在2019年底的RSNA上重磅發布領航CT具備最新的領航硬件平臺,穩定高清。通過平臺創新及解決方案合作,提供了獨特的心臟檢查優勢。
東軟
東軟醫療以8.73%的市場份額排在第5位。RSNA 2020,東軟醫療展出了512層全景多模態CT——無極。

6 佳能
佳能醫療以3.01%的市場份額排在第6位。2020年是佳能寬體CT誕生的第15年,佳能在本年發布了最新超高端CT:Aquilion ONE GENESIS。
7 明峰
明峰醫療以2.08%的市場份額排在第7位。除了在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方艙CT和車載CT,QuantumEye?量子眼超高端512層CT也備受業內關注。
安科
安科醫療以1.56%的市場份額排在第8位。安科醫療在RSNA 2020上舉行了ANATOM S800盛景256層CT的全球首發儀式。
其技術亮點包括8cm寬體光波探測器;最快轉速0.256秒,與大螺距高清快掃技術相結合,可實現 255mm/s的掃描速度;彈性能譜成像技術;基于AI技術的高分辨率薄層圖像重建技(ASR,AI Super 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可獲得高分辨 0.3125mm的超薄層圖像;機架孔徑76cm。
康達
康達洲際排在第9名,市場份額1.00%。2020年10月,電氣康達攜高端影像代表作Apsaras 128CT出席CMEF 2020。
Apsaras 128CT具有高速度、大空間、智能化、全功能的4項特點,高效工作流,縮短從患者進入機房(房間)到患者離開機房(房間)的時間。掃描時間0.35s/360°,快速智能參數配置,成像完成后自動MPR及平滑切換,圖像重建處理速度提高到60張/秒,實現大范圍掃描;掃描機架擁有800mm大孔徑,可輕松進行擺位操作;智能低劑量優化技術,AEC與迭代級數的聯合配置。低劑量成像是通過AEC和迭代級數之間的聯系來實現的,低劑量下,新一代智能迭代可有效恢復圖像質量。可全面應用于腦、心、肺、肝、腎及血管等方面的影像檢測。
日立
立醫療排在第10位,市場份額0.97%。日立醫療在我國的主力高端CT產品是SCENARIA 128層CT,其傳承日立精湛的專業制造經驗,融合尖端的開發研制理念不僅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實時圖像,還注重醫患雙方的使用體驗,集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為一體,適用于急診、門診、體檢中心以及臨床科研的全方位應用。不過日立的產線已經開始轉移,2020年進博會上日立醫療主要展出的是放療產品。
醫招采發布的“CT品牌銷售金額排行榜”排名與銷售量榜單排名有一定差異。銷售量排名排在第二的聯影醫療,銷售金額排名反而低于西門子和飛利浦兩家,可見聯影的CT產線在性價比方面有著明顯優勢。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移動CT巨頭Neurologica(三星)在銷售量排名上未進前10,但銷售金額榜單上卻排到了第7的位置。
數據來源:醫招采
國產械企正在崛起
對比2019年榜單,我們能夠在銷售量排行上看到明顯的區別。從數據上來看,我們能夠看出國產設備所占的市場份額在大幅度提升。2019年排在首位的GE醫療CT產品能夠占據33.15%的市場份額,而聯影醫療排在第4,份額在12.29%;新榜單中,GE醫療雖然仍然排在頭名,但是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23.79%,相比于攀升至第二名,市場份額達到23.23%的聯影醫療,優勢已經相當微小。
同時,“GPSC”四大巨頭中另外三家的市場份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國產CT另一巨頭東軟醫療也在2020年的國內CT市場中實現了對佳能醫療的超越。以下是2019年CT品牌銷售數量排行榜。
2020年的市場占有率排行,不排除疫情影響數據的情況,而如何消化疫情對我國醫療行業的推動,將是今年的主題,期待2021榜單的發布。最后附省份采購數量榜單。可以看到排在前五的廣東、四川、山東、江蘇、浙江5省的采供數量明顯高于其他省份。
省份排行榜
數據來源:醫招采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