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國家衛健委印發了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同時宣布2011版《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心血管病等三級專科醫院評審標準》廢止,意味著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 現了統一版本。 這是9年來首次對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大修。
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馬麗平主任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新版相較于舊版,第一,內容更加簡潔明了,覆蓋面更寬更廣;第二,更突出用數據說話,強調醫院要加強信息化建設,靠數據說話將會是未來評審的主流和方向;第三,主觀評審被削弱,更強調客觀評審。新版對現場評審有了大變動,強調用客觀量化的數據反應醫院的真實情況,現場評審會被大大削弱,這將會有效提升評審的效率;第四,減少突擊迎檢沖動,重視日常質量管理和績效。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 》共101節,設置448條標準和檢測指標,分為前置要求、醫療服務能力與質量安全監測數據、現場檢查三個部分。修訂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融入新頒政策和醫改要求,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要求;由主觀定性向客觀定量轉變,增強科學性;梳理整合并簡化實地評審條款,提升操作性;注重借鑒國際、國內理念和經驗,體現兼容性。

6374546160005843959228454.png

                  2020年9月,山東沂水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圖據醫院官網

內容更加簡潔明了

       在現場評審部分,新版相較于舊版,章節變少了,操作簡單了。2011年標準中,三級綜合醫院實地評審部分為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6節354條標準,而新版中,只有24節183條,無論從章節還是條款數.上較之前都有大幅度壓縮。

       新版《標準》在梳理整合并簡化實地評審條款.上 的改進,一方面, 全面梳理整合原標準中的重復 條款,提高工作效率;另- -方面,對原標準中操作性不強,或者可以用日常數據監測替代現場檢查的條款進行了剔除或調整,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

突出用數據說話

      “由主觀定性向客觀定量轉變,增強科學性。”在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的《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官方解讀中表示。

       關于醫療服務能力與質量安全監測數據部分,|E版中在第七章中僅有6節37條,而在新版中將這部分放在第二部分重中之重的位置,進行詳細闡述。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中,共設74節240條監測指標,將醫療服務能力與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內容獨立出來,內容更豐富;第二,內容主要包括醫院資源配置、質量、安全、服務、績效等指標監測、DRG評價、單病種和重點醫療技術質控等日常監測數據;第三,數據統計周期為全評審周期,也就是4年的數據;本部分在評審綜合得分中的權重不低于60%;

重視信息化建設

      “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能夠推動醫院評審更加科學、客觀、精細、量化,應當納入醫院評審工作中。”馬麗平.主任表示。

       新版《標準》出臺后,往后的評審形式將向以日常監測、客觀指標、現場檢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審工作模式轉變。除此之外,還強調醫院要加強信息化建設,靠數據說話將會是未來評審的主流和方向。

       新版《標準》中在信息管理中規定,要建立以院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有負責信息管理的專職機構,建立各部門間的組織協調機制,制訂信息化發展規劃,有與信息化建設配套的相關管理制度;醫院信息系統能夠系統、連續、準確地采集、存儲、傳輸、處理相關的信息,為醫院管理、臨床醫療和服務提供包括決策支持類的信息技術支撐,并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交互共享。

       除此之外,還要求完成醫院基本運行狀況、醫療質量安全、醫療技術、診療信息和臨床用藥監測信息等相關數據報送工作,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可追溯。

       對此,馬麗平主任認為,新版文件對醫院的信息 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版標準出來后,往后的評審形式將以日常行為、客觀指標、定量評價為主的評審工作模式轉變,因此,醫院要重視信息化建設。

削弱現場主觀評審,突擊迎檢已不可能

      “評審形式由以現場檢查、主觀定性、集中檢查為主,轉向以日常監測、客觀指標、現場檢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審工作模式。”馬麗平主任表示,在新版《標準》中現場檢查明顯變少規定在評審綜合得分中的權重不高于40%,而超過60%比例的評審集中在數據方面,與舊版實地評審內容354條相比較,此次進行了較大幅度壓縮,現場評審勢必會被大大削弱。

       因此,醫療機構要重視日常質量管理和績效,減少突擊迎檢行為。新版《標準》將充分發揮在引導盡量減少主觀偏倚,增強評審結果的客觀性等方面的作用。

地方可以提高標準

       新版《標準》的官方解讀中要求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當前醫療衛生工作重點,結合本地特點,遵循“標準只升不降,內容只增不減”的原則,對《標準》進行適當補充后報我委備案,加強《標準》培訓,提升《標準》的認知度和實施效果。

       也就是說,地方標準的檔次可以提得更高、內容:可以挖得更深、范圍可以拓得更寬,但不能低于目前的新版標準,適當補充后報國家衛健委備案

其他醫院參照使用

       新版《標準》雖然是各地開展三級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的主要依據,適用于三級醫院,但二級醫院 可參照使用。《衛生部關于 印發心血管病等三級 專科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 的通知》《衛生部關于印發傳染病等三級專科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被廢止,意味著這兩類的專科醫院評審不再有單獨的標準評審,因此新版標準同樣適用于心血管疾病、傳染病等三級專科醫院的評審。

融入新頒政策和醫改要求

       相較于舊版中各條款自立標準和規定,新版《標準》在保持2011年版標準延續性的基礎上,融入《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醫療糾紛預防 與處理條例》《醫療質量管理辦法》 《醫療技術 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等近年來頒布實施的法律、條例、規章相關內容,以及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改革要求,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要求。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