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圍繞產業發展、醫療健康、生態環境、城市精細化治理等方面的測量需求,發布23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為提升首都計量技術規范供給,建立完善先進計量技術規范體系再邁一步。
據悉,計量技術規范是開展測量活動的技術規則和依據,將有效保障測量的統一和準確可靠,是科學研究、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國際貿易的重要保障,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此次發布的地方技術規范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精尖產業,致力于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助力醫療健康領域精準服務,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在智能、遠程、在線測量方面取得突破。其中,《5G同步相量對時和定位測量裝置計量校準規范》有助于5G、北斗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電力系統監測數據高頻度遠程采集、實時精準測量定位奠定技術基礎;《基于圖像信息的醫用數字X線攝影系統(DR)遠程計量校準規范》在國內首次實現醫療領域的動態“云計量”,為“測量守護健康”提供了北京實踐;《顆粒物監測儀校準裝置校準規范》將為PM2.5質量濃度監測儀等顆粒物監測儀器的量值準確可靠提供技術支撐,保障“一微克”行動有效實施;《加氫機校準規范》將通過對加氫機的精準計量,助力培育氫能產業鏈,促進氫能產業健康發展。
記者:徐建華
來源:中國質量報
文章來源網絡,由中測校準平臺總結發布,供業內讀者參考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