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血壓年會暨國際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研討會剛剛公布了《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更新要點。


該指南是我國高血壓臨床實踐的主要依據,自 2018 年修訂后,新版高血壓防治指南即將發布。本次會議確定高血壓診斷界值仍為 140/90mmHg,并介紹了該指南在研究證據、血壓測量、診斷流程、降壓時機、生活方式建議、藥物和器械治療、特殊人群管理等方面的更新要點。總結如下:


流行病特點與心血管風險

加強高血壓防控的重點人群:男性、中青年、農村和少數民族人群(基于患病率)。


我國人群重要高血壓危險因素:高鈉、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煙,過量飲酒,心理社會因素,高齡等。


診室外血壓:除常用的診室血壓外,24 小時動態血壓和夜間血壓與心血管風險的關聯甚至更為密切。家庭血壓,尤其是家庭清晨血壓,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反映血壓水平波動程度的血壓變異也與心血管風險相關聯。


血壓測量與評估

診室血壓(非同日 3 次測量)≥140/90mmHg 為高血壓診斷界值。





高血壓診斷流程


盡可能進行診室外血壓測量,以確診、 評估降壓療效,識別白大衣高血壓、隱蔽性高血壓和難治性高血壓。


可穿戴血壓測量:目前已有采用示波測量技術的可穿戴腕式電子血壓計通過了準確性驗證,還需進行廣泛的應用性研究。


心血管風險分層:有利于更準確地確定啟動降壓治療的時機和目標,優化降壓治療方案,進行綜合管理。


我國高血壓人群最主要的并發癥是腦卒中,宜采用 CVD 風險評估而不是 ASCVD 風險評估。


圖片
血壓與心血管風險


降壓策略和目標

中危及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高危及以上的血壓正常高值患者為降壓藥物治療的獲益主要人群。


降壓治療中需要對獲益和潛在的風險進行權衡。應著重考量患者對于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和患者的耐受程度。


啟動降壓治療時機

12dd6048e0eadfc4fcff02809809de78.png
不同人群降壓目標推薦(診室血壓)


生活方式干預

提出了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的「八部曲」:低鈉高鉀飲食(但不建議補鉀)、合理膳食、控制體重、不吸煙、限制飲酒、增加運動、心理平衡、管理睡眠。


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生活方式強化管理應作為高血壓患者的基礎治療并貫穿治療全程。血壓正常高值人群也應改善生活方式,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藥物和器械治療

降壓藥物基本原則:降低風險、長效降壓、聯合治療、起始劑量、服藥時間、個體化治療。


TIME 研究結果顯示,與早上服藥相比,晚上服用降壓藥物并不能帶來更多心血管獲益。除非明確需要控制夜間血壓升高,不應常規推薦睡前服用降壓藥。


在 CCB、ACEI、ARB、噻嗪類利尿劑和 β 受體阻滯劑五大類降壓藥物的基礎上,補充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為新的一類常用降壓藥物。


在繼發性高血壓鑒別診斷與治療的基礎上,考慮開展經腎動脈去交感神經(RDN)治療。對于排除繼發病因,藥物難以控制血壓的心血管高風險患者,以及藥物依從性差的高血壓患者,可以考慮開展 RDN。其他器械治療高血壓的方法,研究證據有限,不適合臨床廣泛開展。


特殊人群血壓管理

1)老年高血壓:


65~79 歲血壓 ≥140/90mmHg 應開始藥物治療,降壓目標<140/90mmHg,如可耐受可降至<130/80mmHg。


≥80 歲者, SBP≥150mmHg 可開始藥物治療,降壓目標<150/90mmHg


合并衰弱等老年綜合征者時機可適當放寬。


2)妊娠期高血壓:


≥140/90mmHg 應啟動降壓治療。設定 110/70mmHg 為降壓治療的安全下限可能是合理的。


3)高血壓合并認知功能障礙


可將血壓降至 140/90mmHg 以下,如可耐受可降至 130/80mmHg;對于存在嚴重認知功能減退甚至癡呆患者,可將<150/90mmHg 作為血壓初步控制目標。


4)高血壓合并冠心病


推薦<140/90mmHg 為降壓目標,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


5)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


對于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推薦的降壓治療目標為<130/80mmHg。


6)高血壓合并腎臟疾病


無蛋白尿者,在 SBP≥140mmHg 和/或 DBP≥90mmHg 時啟動藥物治療,降壓目標為<140/90mmHg,如耐受可降至 130/80mmHg。


有蛋白尿者,在 SBP≥130mmHg 和/或 DBP≥80mmHg 時啟動藥物治療,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mmHg。


7)高血壓合并糖尿病


控制目標為<130/80mmHg。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設定相對寬松的血壓控制目標值。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 ≥140/90mmHg 時,可考慮開始降壓藥物治療。血壓 ≥160/100mmHg 或高于目標值 20/10mmHg 時,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


8)高血壓合并外周血管疾病


合并下肢動脈病者血壓應控制在 <140/90mmHg ;同時合并糖尿病、腎臟疾病者,如能耐受應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


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明確的高血壓,涉及腎和腎血管、內分泌、睡眠呼吸、自身免疫、神經、精神、心理、血液等多個系統的上百種疾病,以及藥物、機械血流障礙、單基因突變等病理生理狀態。


新版指南對目前已知的各類繼發性高血壓均更新了管理建議。


會議同時宣布,指南要點展望的發布后,指南委員會將繼續收集業內外人士意見,完善指南內容,盡早發布指南全文。


信息來源:中國高血壓年會暨國際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研討會
策劃:云也 | 監制:gyouza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文章來源網絡,由中測校準平臺總結發布,供業內讀者參考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